3月1日,由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(以下简称《分级》)推荐性国家标准(GB/T40429-2021)将正式实施。据悉,《分级》综合考量动态驾驶任务、最小风险策略等多个维度因素,明确相应级别下汽车用户应承担的驾驶任务。
对于热度不断攀升的自动驾驶行业来说,《分级》的实施引发广泛关注。那么,这将会对消费者用车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?
L2+、L2.9并非标准表述
“因搭载全新一代智能网联电子架构,整车已达到L2+级自动驾驶水平,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智能化服务。”近期,不少车企在介绍新车亮点功能时,均将自动驾驶作为产品的主要营销点,一场关于新车自动驾驶的市场营销大战就此展开。
汽车企业已然意识到,在新车上搭载自动驾驶功能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大法宝。这一点,代表车企技术研发实力的新车最能反映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。
记者梳理1月份国内上市新车,发现当月车企累计投放21款新车型,其中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达16款以上。不难看出,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品牌,汽车企业在拥抱自动驾驶上达成了广泛共识。受限于相关法律法规限制,目前在国内新车市场上,消费者只能购买到搭载L1级或L2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,而拥有更高水平的L2级自动驾驶更是各方追捧的对象。
经过多年市场发展,国内车市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。于车企而言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满足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,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。
对此,业内人士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表示:“从某种程度上说,当搭载L2级自动驾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,这项科技感十足的技术也就多少失去了它的神秘色彩。”一方面,按照要求车辆至高搭载L2级自动驾驶能力;另一方面,汽车企业意在通过这项技术赋能车辆市场竞争力。在此背景下,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,汽车企业针对自动驾驶功能展开了猛烈的宣传攻势。
记者注意到,多家车企在介绍中将产品自动驾驶级别定义为“L2+级”。长城汽车在2021款WEY VV6上市时,宣称车辆实现L2.9级自动驾驶水平;奇瑞新能源在S61新车宣传时,用“新车达到L2.99级自动驾驶水平”来介绍;广汽埃安LX新车型将搭载L2++级智能服务驾驶功能,于今年内完成首发上市。
面对汽车企业对L2级自动驾驶的各种描述,消费者不禁感到困惑:车企宣称的自动驾驶等级到底有无标准?
按照全球最早自动驾驶等级划分(SAE标准),自动驾驶从L0到L5定义了6个等级,其中并未有任何关于“L2+级”的表述。与国际标准相同的是,《分级》将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为0-5级。其中,目前常见的自适应巡航、主动刹车系统等功能均属于2级驾驶自动化(组合驾驶辅助)。
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李万里在接受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对分级进行描述,有利于增进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理解,提升驾驶安全性。
从目前市场上仅有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来看,可以肯定的是,类似“L2+级”“L2.9级”等宣传内容均是汽车企业自主提出的,没有相关标准可循。
简单来说,若自动驾驶能力等级高于L2级,那么按照相关标准理应进阶至L3级,并非所谓的L2+级。只要自动驾驶能力未达到L3级,均应视为L2级自动驾驶水平。
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企业英伟达中国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通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表示:“自动驾驶一定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,因为驾驶员希望自己越来越少地干预驾驶,汽车的智能化将会带来更加愉悦和安全的驾驶体验。”他表示,此前还有很多人会对自动驾驶技术市场化落地持怀疑态度,但时至今日,质疑声越来越少,如果今天还有质疑,大多是质疑自动驾驶的定义和概念。
驾驶自动化并非“自动驾驶”
如果说新能源车改变了车辆的驱动方式,那么自动驾驶则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出行生活。试想一下,当你坐进车内,在车机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,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,车辆便可自动行驶;抵达目的地后,只要你轻关车门,车辆就可就近寻找停车位。相信这样的出行生活,所有人都会为之向往。
不过,你是否认真想过这样一个问题:“我所驾驶的车辆真的可以称之为‘自动驾驶’吗?”
《分级》显示,驾驶自动化系统划分为0级(应急辅助)、1级(部分驾驶辅助)、2级(组合驾驶辅助)、3(有条件自动驾驶)、4级(高度自动驾驶)、5级(完全自动驾驶)共6个等级。按照《分级》驾驶自动化等级与划分要素的关系来看,2级及以下自动化划分与之对应的准确名称中,并无“自动驾驶”相关字眼。而只有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等级的车辆才能称之为“自动驾驶”。
究其原因,这与自动驾驶能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。与0级升至1级、1级升至2级不同的是,2级之后的每一次升级,都意味着自动驾驶的跨越式发展。
记者了解到,从3级自动驾驶开始,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对象从驾驶员变为了系统,动态驾驶任务后援也从驾驶员变为了动态驾驶任务后援用户。这意味着,在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情况下,驾驶者可以双手脱离方向盘,只需要在必要时重新接管车辆。
眼下,原本算不上入围“自动驾驶”范围的L1级或L2级车辆,均被车企贴上“自动驾驶”的标签,然后摇身一变成为“自动驾驶功能”,这是否有混淆概念之嫌,需要引发业内深层次的思考。
自动驾驶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、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邓志伟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表示,与其说自动驾驶是一场变革,不如说是一场争夺车辆控制权的“游戏”,把驾驶者对车辆的控制变成对机器的控制,目的是降低驾驶员不规范驾驶行为所造成的人身财产伤害。但是,自动驾驶想要规模化落地,安全至上是前提和基础。
现阶段辅助驾驶更安全
“既然车辆具备了较高的自动驾驶能力,我想迫不及待地去体验自动驾驶功能,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。”刚刚购买了自动驾驶功能车辆的车主赵晶兴奋地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说道。据介绍,她购买车辆正是因为看中了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。
事实上,有着和赵晶一样想法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。记者浏览了几家互联网视频平台发现,有多位车主录制了双手脱离方向盘的行车视频,其中不乏车主睡觉驾驶、闭眼脱手行车、驾驶位无人行车等多种危险状态。
既然是自动驾驶,其核心在于“自动”二字。而这也让不少消费者错误地认为,购买一辆被车企宣称搭载“自动驾驶”功能的车辆,就能实现“驾驶自由”。殊不知,以目前汽车企业的自动驾驶能力来看,这恐怕只是消费者心中的美好愿景。
去年8月,一位蔚来ES8车主在沈海高速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,而事发时车辆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处于启用状态。随后,关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讨论被推至风口浪尖。
对此,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在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,从所谓的“自动驾驶系统”功能看事故原因,车辆紧急制动功能设计的最高车速为85公里/小时,而车辆实际行驶速度为110公里/小时,事发时自动驾驶系统的巡航控制功能未起作用。
原标题:【自动驾驶发展迅猛 车企宣传还须克制】 内容摘要:3月1日,由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(以下简称《分级》)推荐性国家标准(GB/T40429-2021)将正式实施。据悉,《分级》综合考量动态驾驶任务、最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qiche/75253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